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
教研室:食品营养与检测
编撰人:马川兰
一、教学改革基本思路
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,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,从而使之与企业的要求相吻合,是教学改革面对的重大问题。面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,以学习任务为框架,以工作任务为依托,以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,带动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性学习,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。
二、课程的性质与任务
本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基本概念框架;培养学生能按照标准方法对食品的常检项目制定检验方案、独立操作、正确处理检验数据,能根据检验结果对食品品质进行判断等专业能力;使学生能适应高级食品检验工职业的的工作要求。它要以无机及分析化学、有机化学、化学实验技术、食品生物化学、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,也是进一步学习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,定岗实习、毕业论文等课程的基础。
三、培养目标
1、知识目标
l 了解行业发展现状、食品检验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;
l 了解食品中相关检验项目测定的原理;
l 熟悉食品理化检验的任务与内容、基本程序、主要方法及相关标准;
l 熟悉食品理化检验的操作要求;
l 熟悉食品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。
2、能力目标
● 会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析要求,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,确定合理的检验方案;
● 能合理安排检验工作,正确配制试剂,熟练使用分析仪器,独立完成食品常规理化检验;
● 能正确处理检验数据,正确评价检验结果的可靠性;
● 能根据理化检验流程和标准要求,对企业生产中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进行理化检验并做出品质判断。
3、素质目标
● 树立“依标准鉴定”、“质量第一”的观念;
● 树立“敬业”、“诚信”、“食以安为先”的职业道德观念;
● 养成严谨、负责的工作态度;
● 养成善于动脑,勤于思考,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;
● 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;
● 养成操作安全的意识;
● 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职业素质。
四、教学项目/任务安排表
序号 |
项目/任务名称 |
实训案例 |
课时 |
1 |
预备知识 |
|
6 |
2 |
液态食品的密度检验法 |
任务1 酱油、白酒、牛奶的相对密度的检验(密度瓶、密度计、温度计) |
6 |
3 |
食品的折光率检验法 |
任务2 雪碧、果汁、糖液折光率的检验(阿贝折光计、手持糖度仪) |
6 |
4 |
食品膨胀率、比体积的测定 |
任务3 面包比体积的测定/冰淇林膨胀率的测定 |
6 |
5 |
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|
任务4 面粉、牛奶、豆乳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|
10 |
6 |
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|
任务5面粉、牛奶、豆乳粉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|
10 |
7 |
食品中酸度的测定 |
任务6 牛奶、油脂、水果中酸度的测定 |
8 |
8 |
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|
任务7 方便面、乳粉、饼干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|
12 |
9 |
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|
任务8 豆乳粉、雪碧、火腿肠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|
6 |
10 |
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
任务9 面粉、大豆、火腿肠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
12 |
11 |
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|
任务10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|
6 |
12 |
食品中护色剂含量的测定 |
任务11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|
6 |
13 |
食品中防腐剂含量的测定 |
任务12 食品中苯甲酸(钠)的测定 |
6 |
14 |
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 |
任务13 罐头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(二硫腙比色法) |
10 |
15 |
食品中Fe含量的测定 |
任务14 肉制品、蔬菜中铁含量的测定 |
6 |
16 |
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|
任务15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|
6 |
17 |
综合实训 |
|
32 |
五、选用教材及教学文本资料
1、选用教材
王燕主编轻工业出版社出版《食品检验技术(理化部分)》
2、教学文本资料
《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验实训教材》
任务工单
六、课程教学基本条件
1、所需设备与用品
(1)6台电脑、一个电子教鞭
(2)仪器及设备
仪器名称 |
数量(10组) |
仪器名称 |
数量(10组) |
密度瓶 |
15个 |
棉线 |
1卷 |
温度计 |
15支 |
脱脂棉 |
1包 |
量筒(250ml) |
20个 |
研钵 |
10个 |
量筒(50ml) |
10个 |
试管 |
30支 |
量筒(1000ml) |
10个 |
试管(50ml) |
10支 |
量筒(25ml) |
10个 |
移液管(25ml) |
10支 |
具塞量筒(100ml) |
30个 |
移液管(10ml) |
10支 |
滤纸 |
3盒 |
移液管(5ml) |
10支 |
酒精计 |
10支 |
移液管(2ml) |
10支 |
乳稠计 |
10支 |
移液管(1ml) |
10支 |
电子分析天平 |
10台 |
容量瓶(50ml) |
30个 |
水浴锅 |
5台 |
容量瓶(25ml) |
10个 |
手提式折光计 |
10台 |
容量瓶(1000ml) |
3个 |
阿贝折光计 |
10台 |
容量瓶(100ml) |
30个 |
胶头滴管 |
30个 |
容量瓶(250ml) |
10个 |
擦镜纸 |
8本 |
玻璃珠 |
50个 |
玻璃棒 |
10支 |
试剂瓶(1000ml) |
5个 |
烧杯(500ml) |
10个 |
石棉网 |
10张 |
直尺 |
10支 |
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|
5套 |
恒温干燥箱 |
2台 |
凯氏烧瓶 |
10个 |
称量瓶 |
30个 |
分液漏斗(125ml) |
10个 |
干燥器 |
10个 |
分液漏斗(250ml) |
10个 |
蒸发皿 |
10个 |
布氏漏斗 |
10个 |
电炉 |
10个 |
漏斗 |
10个 |
瓷坩埚 |
20个 |
棉花 |
1包 |
马弗炉 |
2台 |
旋转蒸发仪 |
2台 |
坩埚钳 |
10个 |
气相色谱仪 |
1台 |
碱式滴定管 |
10支 |
真空泵 |
2台 |
酸式滴定管 |
10支 |
比色管(50ml) |
60个 |
铁架台 |
10个 |
紫外分光光度计 |
5台 |
锥形瓶 |
30个 |
蒸馏装置 |
10套 |
酸度计 |
10台 |
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|
10台 |
组织捣碎机 |
2台 |
离心机 |
5台 |
吸耳球 |
10个 |
脱脂滤纸(大) |
10盒 |
索氏抽提器 |
10套 |
滤纸 |
20张 |
(3)试剂
试剂名称 |
数量(10组) |
试剂名称 |
数量(10组) |
乙醇 |
10瓶 |
硫脲 |
1瓶 |
盐酸 |
12瓶 |
抗坏血酸 |
1瓶 |
氢氧化钠 |
6瓶 |
活性炭 |
1瓶 |
三氯化铁 |
1瓶 |
亚铁氰化钾 |
1瓶 |
硝酸 |
3瓶 |
硼酸钠 |
1瓶 |
过氧化氢 |
1瓶 |
对氨基苯磺酸 |
1瓶 |
蓝墨水 |
1瓶 |
盐酸萘乙二胺 |
1瓶 |
酚酞 |
1瓶 |
亚硝酸钠 |
1瓶 |
氯化钾 |
1瓶 |
无水硫酸钠 |
1瓶 |
pH缓冲溶液 |
不同pH值的各2袋 |
(85%)正磷酸 |
1瓶 |
邻苯二甲酸氢钾 |
1瓶 |
铬酸钾 |
1瓶 |
无水乙醚 |
18瓶 |
苯甲酸 |
1瓶 |
氨水 |
1瓶 |
氨水 |
1瓶 |
石油醚 |
10瓶 |
酚红 |
1瓶 |
乙醚 |
3瓶 |
盐酸羟胺 |
1瓶 |
硫酸铜 |
2瓶 |
二硫腙 |
1瓶 |
次甲基蓝 |
1瓶 |
三氯甲烷 |
1瓶 |
酒石酸钾钠 |
2瓶 |
柠檬酸铵 |
1瓶 |
葡萄糖 |
1瓶 |
氰化钾 |
1瓶 |
亚铁氰化钾 |
1瓶 |
可溶性淀粉 |
1瓶 |
乙酸锌 |
2瓶 |
硝酸铅 |
1瓶 |
冰醋酸 |
1瓶 |
盐酸羟胺 |
1瓶 |
硫酸钾 |
3瓶 |
邻二氮菲 |
1瓶 |
硫酸 |
4瓶 |
醋酸钠 |
1瓶 |
甲基红 |
1瓶 |
金属铁 |
1瓶 |
溴甲酚绿 |
1瓶 |
二氯甲烷 |
1瓶 |
硼酸 |
1瓶 |
丙酮 |
1瓶 |
碳酸钠 |
1瓶 |
氯化钠 |
2瓶 |
甲基橙 |
1瓶 |
无水硫酸钠 |
3瓶 |
2,4-二硝基苯肼 |
1瓶 |
助滤剂Celite545 |
1瓶 |
草酸 |
1瓶 |
洗洁精1.4L |
2瓶 |
(4)样品
样品名称 |
数量(10组) |
样品名称 |
数量(10组) |
酱油 |
5瓶 |
面粉 |
150克 |
白酒 |
5瓶 |
豆奶粉 |
2袋 |
牛奶 |
28盒 |
苹果 |
20个 |
白砂糖 |
100克 |
方便面 |
2袋 |
雪碧 |
3瓶 |
饼干 |
1袋 |
橙汁 |
2瓶 |
胡萝卜 |
10个 |
面包 |
10个 |
熟牛肉 |
1斤 |
冰淇淋 |
10个 |
火腿肠 |
10根 |
小米 |
10斤 |
苹果酱 |
3瓶 |
海砂 |
若干 |
牛肉罐头 |
4盒 |
蜂蜜 |
1瓶 |
青菜 |
2斤 |
2、排课要求
(1)课时安排
6节连排
(2)师资要求
三位专职教师
(3)工作量的计算
每次课由两位教师同时上课
3、实验实训场所及要求
两个实训室、一个多媒体教室
七、教学实施步骤
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首先将检验任务带到教学区,提前向学生发放任务工单,让学生先了解单个具体的检测任务;然后边讲解边模拟操作演示,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,完成任务工单的过程就是实施检测任务的过程,包括六个步骤(见图)。
(1)资讯
资讯部分主要设计了该检验任务的相关理论问题,由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,让学生弄明白要学什么?做什么?
(2)决策与计划
由小组长组织学习、讨论并形成该检验项目实施的具体计划和步骤,明确各个操作环节的具体责任人。检验实施前,需要在老师指导下修改、完善检验(工作)计划,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实施试验方案。
(3)实施
完成任务工单的学生进入多功能实训室,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实施检验任务,遇到问题,要及时与老师协商解决的方案,然后继续检验工作。
(4)检查与评价
完成检验任务后,各小组要先根据国家标准判断产品质量的优劣,然后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,并将本次所学到的内容制作成ppt课件进行演示,这样各组学生可以交流不同样品的处理方法及检验方法,最后由小组自评及互评,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,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打分。

八、其他
《食品理化检验技术》课程组
2011.12.28